首页
搜索 搜索

以产业融合新路径建设“中国药谷”

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3-08-08 06:24:58

X 关闭

以产业融合新路径建设“中国药谷”(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资料图片)

华佗路、思邈路、时珍路……在北京大兴区,一条条以名医命名的道路交错纵横,串联起一个千亿级产值规模的产业园——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相关数据显示,被誉为“中国药谷”的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依托22.5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出超千亿元的生物医药产值,在北京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贡献率超过40%,形成了大兴“最吸金”的产业赛道。截至目前,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吸引606家企业落地,其中规上工业企业76家、上市企业20家,园区总产值已超千亿元。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领衔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等一大批广为人知的医药产业机构在这里落地生根。

记者来到基地展厅,一进门便看到布满整面墙的入驻企业展示。

“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医药健康专业园区,这里集聚了生物制药、数字医疗、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多个主导产业集群,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高海月介绍。

2017年入驻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华科精准,是一家从事高端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

记者在该企业展厅看到,一款由企业自主研发的创新3D结构光手术机器人可以实现脑出血病灶的精准定位。目前,该机器人在国内应用近百台,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都有应用。

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王兰芬一边指着手术台旁一个比巴掌略大一些的仪器,一边向记者介绍,以前基层医院在进行脑干出血开颅手术时,往往采取的是盲穿,这种方式精准度不高,风险还大。这款神经外科微型导航定位机器人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使用起来容易上手,安全性更高,只需要简单摆放、按下按钮等操作,5到10分钟就可以找到病灶。

凭借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出色表现,2022年,华科精准成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吸引到像华科精准一样的专精特新企业落地,已经达到96家。

记者了解到,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在立足高端制造的定位上,不断强链补链,由生产制造为主向研发与生产并举转变,而区域内“大院大所”等研发机构的入驻,为研发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也进一步完善了园区“新药筛选—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注册上市—市场销售”完整链条,为相关企业集聚融合提供了良好生态。

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批两业融合试点,确定40个区域和80家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北京市“一园五企”被认定为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大兴作为全国第二批两业融合试点区域,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抓住机遇,在赛道布局、产品培育、企业引进、人才服务、活动举办上发力,形成了国内领先的“新药筛选-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注册上市”医药研发完整链条,建立“1+5”链长服务机制,深入开展院企产品对接活动,强化金融服务引擎作用,落地北交所大兴服务基地,筹集250亿元的医药产业发展基金,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2021年3月,在北京市减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兴生物医药基地获批扩区,在基地现状13.4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扩区9.1平方公里,形成北扩5.5平方公里,以研发孵化为主,首都医科大学将搬迁至此。

高海月向记者介绍,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位于大兴新城的中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未来30年,园区可以提供120万平方米给不同阶段的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随着产业体量不断增加,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产业变革正在发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海月表示,园区将扎根大兴的土壤,坚持“医药·科技+金融·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将“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际垄断”作为创新发展目标,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药谷”。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1 制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